跳到主要內容

[電影有感] 幸福綠皮書

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和朋友們吃紅豆冰,一時興趣捉弄一位朋友,我們一起呼弄他說:『吃紅豆冰得留下一顆紅豆才能帶來好運』他半信半疑直呼不可能,只是大夥兒聯手起鬨,也只能跟著留下一顆紅豆。多年後又一次一起吃著紅豆冰,他還特地提醒,記得多留一顆紅豆。其他人面面相覷,卻也沒有人敢戳破當初的玩笑話。這樣不明所以的“習慣”,就這麼留了下來。

自古至今,我們身邊也有許多說不出所以然,或者原因已經失傳的“習俗”或者“規矩”。像是中國古時候女生裹小腳的習俗,像是風水中的壁刀忌諱。這些習俗的開啟有當下的時代背景,隨著民風漸開,漸漸地被屏棄,也或許可以從科學的角度找到合理的解釋。然而,有些規矩卻是含有歧視與不平等。

劇中的主角,一個黑人Don Shirley是溫文儒雅,知識淵博,富有的音樂家。一個白人司機Tony,低俗,知識貧瘠。也凸顯存在社會中的,“知識的不正義”,意指使用自己的刻板印象評價人事物。比如路上碰到的馬路三寶,我們往往直覺地以為是女人或者是老人在開車,這就是一種”知識的不正義“的霸凌。

電影中,在美國南方的城市,存在著不成文的規定,只有白人可以飲食的餐廳跟只有白人可以使用的廁所。這些不平等的規定,習以為常之後,不管心裡是否歧視,連餐廳裡的侍者也會視為理所當然。反而讓極力爭取平等而坐的黑人演奏家顯得不講理。

面對這些不自由平等的規矩,只能勇於挑戰才能得以突破。這也是因此我們能夠擁有民主自由的現代。而在勇於挑戰的過程中,一如Don Shirley對Tony說的:暴力不能贏得勝利,尊嚴才能戰勝一切。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影後感] 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
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青春, 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位沈家宜。 或許是因為作者是同年紀的關係,劇中段段情節,令人感到熟悉。 收集球員卡,集體對抗老師,上課擦球鞋,上課傳紙條,上課傳閱少年快報。 看著一幕幕畫面,彷彿在瀏覽自己的青春一般。 難怪上映之後會造成轟動,只是不曉得現在的小朋友的青春,是否跟我們的過去相似。 青春往往參雜苦澀的滋味,滋味讓人回味。至於是誰的青春,也就沒有分別了。 恰巧作者也是交大同級畢業, 讓我想起在當下的時空裡,我在另外的十舍正在啃蝕著怎樣的青澀呢? 在沈家宜淋著大雨哭泣的那晚,我是否也正在為了愛情而流淚呢? 雖然不是回得去的過去,但是永遠記得的回憶。 嘿,"那些年錯過的大雨,那些年錯過的愛情",我想告訴你, 謝謝你在我生命裡點綴的色彩,讓這一段路的風景顯得更加美麗。 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位沈家宜,只是往往最後都不是美麗的結果。 或許就是因為是個逗號,才有未完待續。 雖然說"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", 但是既然是真心地喜歡一個人,才會真心地希望他幸福。

退休的老男人

雨天過後,庭院裡,溼了的石版路上,粘著一片片破爛的落葉,竹掃把除不去,卻又讓人覺得礙眼。 有人就是這麼比喻退休後的老男人,像是" 雨天過後的落葉,掃不掉,看了又礙眼 "。 偶然聽同事說起自己已經退休的父親。每天好整以暇,待在家裡,無所事事。唯一必作的功課就是準時打開電視,切換著收看大話新聞跟2100全民開講。對政治人物謾罵變成是一種娛樂。骨子裡大男人的個性,不願意彎下身子幫忙家事。吃完晚飯,把碗筷往桌上一擺,走去客廳打剌涼,是理所當然。建議老人家可以學點新東西,例如電腦之類的新玩意,可以打發時間也跟得上時代的腳步。卻又覺得已經一大把的年紀,學了也是無用武之地。 雨天過後的落葉拿來比喻這種老男人,看來是再貼切不過了。

[Travel] 往山的方向開.....

往山的方向開,就會到家.... 這裡是台灣東岸花蓮,在台九線往南的路上,右邊是高山,左邊是大海。 或許是如此開闊的天地,造就居民的胸襟, 連在大馬路上都可以看到外傭推著輪椅,帶著老人家在快車道上行走著,真是驚人! 台灣跨過北回歸線的縣市有兩個,花蓮和嘉義。 北回歸線碑有三個,第一次來到花蓮瑞穗的北回歸線碑前,突然有種回家的感覺。 因為站在同一條緯度線上,越過中央山脈的那頭,即是家鄉。 在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如此短,路程卻是如此難。 雖然口口聲聲地說"愛歹玩",不過這還是我第一次造訪太魯閣。 在沙卡當隧道前的橋邊,有兩排獅子雕像,每個獅子的表情各異。 沒想到前人還真有趣,居然可以作出便秘的獅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