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赤心至情──張淑芬隨筆/九寨溝的詩篇

這是張忠謀夫人的文章,不是要狗腿,只是看到這篇,讓我想到"無欲則剛",這麼簡單卻這麼難。


最近與一些好友到九寨溝一遊,那仙境般超凡的美景真是動人心旌。滿眼所見,山是青碧琉璃凝翠,水是流動的藍寶石剔透晶瑩。王羲之〈蘭亭集序〉說道:「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類之盛,所以游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」開懷暢覽景物,極盡耳目視聽,山靜水靜,但細細聆聽卻有千言萬語。就是那樣的當下,我真想坐下來,深深與宇宙對話。

山水有真意,覽讀不盡。讀山讀水之外,這次旅行所遇到的一位女孩,也讓我有如讀到一首純淨的詩篇。

女孩二十四歲,是當地藏人,出生在九寨溝的清寒人家,只上了小學,就因家裡沒錢無法再升學。於是習得一技之長,以按摩服務為業。生平唯一一次下山,就是到成都考證照,除此之外,她對山外的世界毫無所知。

我跟女孩談到台北,她第一個反應是,台北有海嗎?向她解釋有關台北的一切時,繁華都會映現在我心中,而我面前照眼明亮的這女孩一如無染的白紙,我看到她單純的快樂。女孩說,藏族村寨裡,都是自己種菜、自己養牛,她一個月按摩所得一千多人民幣,淡季時客人少,就到山上採冬蟲夏草。賺得不多,但開銷不大,生活支出只是一些電費。

女孩長得十分美麗,皮膚白皙,身材高䠷頎長,若在現代的時髦社會,足可成為一名光鮮亮麗的模特兒。但她的生活重心只是──存點錢,準備結婚。她的未婚夫正在學機車修理,將來結了婚,她擔心可能要面對家暴問題,因為當地先生打太太的故事屢見不鮮。但她說真遇上了也沒關係,現在先把手腳練強壯,就不怕打了;如果先生是喝酒打她,第二天酒醒了,也就沒事了。

這樣的單純度我一生從沒見過。我不禁思索,到底是單純的人快樂?還是如我們這些看得廣、想得多、享有現代便利,但受社會沾染的人快樂?

女孩完全不嚮往平地生活,她覺得這一生到過一次成都,已經夠了。如此的澹淨無欲求,我還能說些什麼?若是以我一向的態度,必定鼓勵年輕人多到外地走走,可是如她這樣明山秀水滋養出來的孩子,還是順其本然的純真、過她的山水日子吧。

深藏在岷山山脈深處的九寨溝,本就一塵不染,那幽奇、神祕而質樸的世外桃源,繁華世界的人在這裡顯得混塵而巧曲了。所以我來這裡借山照面、借水滌心,為的是清洗我自己,而不是帶進紛繁的價值觀來沾染女孩的心。

人生的價值與快樂都是自己所選擇,女孩要面對的與我不同,她有她的方式,我有我的方式。每個人學習智慧的過程迥異,也許我更應該羨慕她,因為她的世界那麼小巧,她置身其間享受錦繡天地,無須投入太多心機,也不必經受太多困擾。但我們呢?我們究竟是比女孩更進步抑或其實是退步?實在很難說。還好我已到了耳順之年,我學會了自在,學會了看透,眼前當下一切我都認真不辜負,就覺得是享受人生最大的幸福了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Empire State Of Mind -- Beyonce

那是在2004年底,接近聖誕節前夕的日子,結束在神似雅典神殿的建築物裡的遊覽, 步出門口,神殿旁的小巷裡,兩旁盡是紅磚砌成的住宅,從地面矗起的階梯直入天倫。 此時天空落起小白點,是冬天的初雪,悄悄地落在沉重的大衣上。 路牌上寫著第八十三街,背後的神殿是大都會博物館。 2004年聖誕節前夕,我身在用夢想堆砌的城市,紐約。 兩年多前,某個周末仍在公司辛苦加班的某時,耳機裡的電台傳來這首歌, Alicia Keys的Empire State Of Mind.,歌詞講述的是紐約的面貌,紐約人的心情。 空幽迴盪的旋律,莫名地勾起我曾經在紐約第五大道駐足過的心情。 New York, 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of There's nothing you can't do If I could make it here I could make it anywhere That's what they say 是吧!每個人都在為了追逐夢想,辛苦地生活著。 如果你能夠熬過去,未來任何困難都可以輕鬆面對。

[電影有感] 幸福綠皮書

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和朋友們吃紅豆冰,一時興趣捉弄一位朋友,我們一起呼弄他說:『吃紅豆冰得留下一顆紅豆才能帶來好運』他半信半疑直呼不可能,只是大夥兒聯手起鬨,也只能跟著留下一顆紅豆。多年後又一次一起吃著紅豆冰,他還特地提醒,記得多留一顆紅豆。其他人面面相覷,卻也沒有人敢戳破當初的玩笑話。這樣不明所以的“習慣”,就這麼留了下來。 自古至今,我們身邊也有許多說不出所以然,或者原因已經失傳的“習俗”或者“規矩”。像是中國古時候女生裹小腳的習俗,像是風水中的壁刀忌諱。這些習俗的開啟有當下的時代背景,隨著民風漸開,漸漸地被屏棄,也或許可以從科學的角度找到合理的解釋。然而,有些規矩卻是含有歧視與不平等。 劇中的主角,一個黑人Don Shirley是溫文儒雅,知識淵博,富有的音樂家。一個白人司機Tony,低俗,知識貧瘠。也凸顯存在社會中的,“知識的不正義”,意指使用自己的刻板印象評價人事物。比如路上碰到的馬路三寶,我們往往直覺地以為是女人或者是老人在開車,這就是一種”知識的不正義“的霸凌。 電影中,在美國南方的城市,存在著不成文的規定,只有白人可以飲食的餐廳跟只有白人可以使用的廁所。這些不平等的規定,習以為常之後,不管心裡是否歧視,連餐廳裡的侍者也會視為理所當然。反而讓極力爭取平等而坐的黑人演奏家顯得不講理。 面對這些不自由平等的規矩,只能勇於挑戰才能得以突破。這也是因此我們能夠擁有民主自由的現代。而在勇於挑戰的過程中,一如Don Shirley對Tony說的:暴力不能贏得勝利,尊嚴才能戰勝一切。

悼念儀式

像是一場悼念儀式,想起你來,想起你去; 踩著泥印, 複習著你的小心翼翼,只是為了證明曾經愛過的痕跡。 房裡的氣,克若依,是我為你點燃一柱焚香,溫柔擁抱的假想。 眼裡的淚,滴落地,是我敬你三杯水酒,願你幸福路上好走。 悼念是為了說再見,而再見便不要再見。 夜空裡有兩顆最亮的星星,是你的眼睛,你的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