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

馬克吐溫:「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,然後逐漸接近18歲,人生一定會更美好。」
又是一個感嘆時光飛逝的故事,
而且是拍給美國人看的故事,無怪乎影評都將這部電影跟《阿甘正傳》畫上一個連結。
我們常常被問及,如果回到從前,如果回到小時後,如果有如果的問題。
雖然只是班傑明的八十年光陰,整部電影的背景故事足足跨越了二十世紀的重大變動。
一次世界大戰,二次世界大戰,一直到最近的Katrina。
如果是土生土長,曾經在每次動亂當中失去親人的美國人,想必都會心有戚戚焉。
會問自己:如果再回到當下,我想跟他說些什麼?
Benjamin告訴他的女兒,"你要活出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人生"。
劇情提供給觀眾的是多面向的省思,愛情,朋友,人生,旅程,夢想....。
Benjamin的日記像是一本紀錄,紀錄著身邊的人,追逐夢想的痕跡。
船長,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子,還有Daisy。
時間與空間的賽跑一直是很有趣的問題。
時間是年齡的增長,空間的改變顯示在老去的面貌,親友的來去,環境的變化。
我們追求的究竟是外貌的長生,還是內心的不死。
看到最後,我心中有一個疑問,一個註解。
疑問是:有人可以告訴我,那個"阿北"到底被閃電擊中幾次嗎?
他說有七次,可是明明只有五次還是六次狀況而已啊。
註解是:小布依然那麼帥氣!

《班傑明的奇幻旅程》是美國傳奇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寫於1920年代的短篇故事,他的靈感來自另一馬克吐溫的一句話:「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,然後逐漸接近18歲,人生一定會更美好。」
1919年,班傑明出生在巴爾的摩,一出生就是個八十歲的老嬰兒,被父親給棄養在街邊,但是好心的黑人夫妻收容了他,將他當成自己的兒子扶養,教導他許多智慧,但奇妙的是,隨著他漸漸成長,班傑明卻是越來越年輕。
1930年,11歲的班傑明遇上了六歲的黛西,善良而親切的黛西溫暖了班傑明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班傑明坐船來到英國,直到戰後才與黛西在紐約重逢,此時,黛西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女孩。
1950年,他們終於共譜戀曲,並且一起渡過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,但黛西越來越老,班傑明卻越來越年輕,他終於體認即使他們深愛彼此,班傑明逆行的生理特性,卻成了兩人關係的唯一障礙…。
艾瑞克羅斯在構思和撰寫劇本之際,他個人經歷了喪失雙親的不幸,他表示:「他們的過世當然令我十分悲痛,也使我看事情的觀點有了轉變。我相信觀眾對於這個故事會跟我一樣有感同深受之見。」 這部電影探索了超脫時間和年代的人間條件,以及人生和愛情的快樂與失去的痛苦。
艾瑞克羅斯表示:「我和大衛芬奇想讓這個故事感覺像是任何人的故事,述說某個人的一生,這就是這部電影兼具非凡與平實之處,並得以觀察出這個怪異人物對每個人會產生什麼影響。」 班傑明的處境相當奇特,同時他的旅程也強調出他每段人生際遇產生的複雜情緒。
法蘭克馬歇爾表示:「這個故事碰觸到我們在人生過程中會興起疑惑的許多問題。這樣很難得,因為很少一部電影可以引發這麼多不同且個人的觀點。60歲或70歲的人會看到某個面向,20歲的人則會看到另外一個面向。」
《節錄自開眼電影網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電影簡介》

馬克吐溫:「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,然後逐漸接近18歲,人生一定會更美好。」
又是一個感嘆時光飛逝的故事,
而且是拍給美國人看的故事,無怪乎影評都將這部電影跟《阿甘正傳》畫上一個連結。
我們常常被問及,如果回到從前,如果回到小時後,如果有如果的問題。
雖然只是班傑明的八十年光陰,整部電影的背景故事足足跨越了二十世紀的重大變動。
一次世界大戰,二次世界大戰,一直到最近的Katrina。
如果是土生土長,曾經在每次動亂當中失去親人的美國人,想必都會心有戚戚焉。
會問自己:如果再回到當下,我想跟他說些什麼?
Benjamin告訴他的女兒,"你要活出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人生"。
劇情提供給觀眾的是多面向的省思,愛情,朋友,人生,旅程,夢想....。
Benjamin的日記像是一本紀錄,紀錄著身邊的人,追逐夢想的痕跡。
船長,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子,還有Daisy。
時間與空間的賽跑一直是很有趣的問題。
時間是年齡的增長,空間的改變顯示在老去的面貌,親友的來去,環境的變化。
我們追求的究竟是外貌的長生,還是內心的不死。
看到最後,我心中有一個疑問,一個註解。
疑問是:有人可以告訴我,那個"阿北"到底被閃電擊中幾次嗎?
他說有七次,可是明明只有五次還是六次狀況而已啊。
註解是:小布依然那麼帥氣!

《班傑明的奇幻旅程》是美國傳奇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寫於1920年代的短篇故事,他的靈感來自另一馬克吐溫的一句話:「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,然後逐漸接近18歲,人生一定會更美好。」
1919年,班傑明出生在巴爾的摩,一出生就是個八十歲的老嬰兒,被父親給棄養在街邊,但是好心的黑人夫妻收容了他,將他當成自己的兒子扶養,教導他許多智慧,但奇妙的是,隨著他漸漸成長,班傑明卻是越來越年輕。
1930年,11歲的班傑明遇上了六歲的黛西,善良而親切的黛西溫暖了班傑明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班傑明坐船來到英國,直到戰後才與黛西在紐約重逢,此時,黛西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女孩。
1950年,他們終於共譜戀曲,並且一起渡過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,但黛西越來越老,班傑明卻越來越年輕,他終於體認即使他們深愛彼此,班傑明逆行的生理特性,卻成了兩人關係的唯一障礙…。
艾瑞克羅斯在構思和撰寫劇本之際,他個人經歷了喪失雙親的不幸,他表示:「他們的過世當然令我十分悲痛,也使我看事情的觀點有了轉變。我相信觀眾對於這個故事會跟我一樣有感同深受之見。」 這部電影探索了超脫時間和年代的人間條件,以及人生和愛情的快樂與失去的痛苦。
艾瑞克羅斯表示:「我和大衛芬奇想讓這個故事感覺像是任何人的故事,述說某個人的一生,這就是這部電影兼具非凡與平實之處,並得以觀察出這個怪異人物對每個人會產生什麼影響。」 班傑明的處境相當奇特,同時他的旅程也強調出他每段人生際遇產生的複雜情緒。
法蘭克馬歇爾表示:「這個故事碰觸到我們在人生過程中會興起疑惑的許多問題。這樣很難得,因為很少一部電影可以引發這麼多不同且個人的觀點。60歲或70歲的人會看到某個面向,20歲的人則會看到另外一個面向。」
《節錄自開眼電影網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電影簡介》
留言